但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一所中学却出了一件奇事。根据媒体的报道,江苏金坛一中学的出纳在七年间挪用2500万公款去投资理财,这不由得让众多网友大惊,一个小小的出纳,居然能挪用这么多钱。
不过后续的情况就让人匪夷所思了,根据媒体的说法,这位出纳虽然挪用了千万元级别的资金去投资理财,但是在7年的时间里,最后所得的利润居然只有区区6000多元,连一万元都没有达到。
根据当地司法部门的说法,犯罪嫌疑人徐某在常州某中学任职期间,利用出纳的身份,在收取、保管、上交各种费用期间,将这些资金转到自己的账户,然后用于购买理财产品。
经查,七年时间内,徐某共计挪用公款25518572.08元,通过购买各种理财产品共获益6464.49元。看到这里,很多人恐怕都感到不可思议,挪用了千万级别的资金,最后只赚了几千元。
因此很多网友戏称这位出纳是个天才,不过这个天才需要打个引号。但是,真的有这么傻的人吗?显然不是。
根据警方披露的细节显示,犯罪嫌疑人徐某虽然挪用公款的次数达到了16次,金额达到了2500万元,但是徐某购买的理财产品都是超短期的,一般是一天或者七天,所以收益比较低,有几次徐某挪用了一百多万获利仅仅100多元。
这么来看,徐某倒不是投资能力太差,只是大家误解了徐某的行为。以为徐某是将这些钱长期挪作私用,其实徐某只是利用当出纳的身份,在资金管理的短短几天之内就完成了投资和获取收益。
虽然这样的手段获取的收益是比较少的,但是相对来说风险也是最小的,看徐某获利的程度就能知道,购买的理财产品肯定都是正规渠道的,所以收益极低,但是风险也是基本趋近于零的,所以徐某才长期这么做。